您当前的位置 :环球传媒网>健康 > 正文
微头条丨风池穴位位置在哪里?风池穴位治疗特点是什么?
2022-08-08 09:14:37 来源:环球周刊网 编辑:

关于风池穴位位置图(风池穴一个又爱又恨的穴位)的知识大家了解吗?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风池穴位位置图(风池穴一个又爱又恨的穴位)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参考,一起来了解下吧!

风池穴位位置图(风池穴一个又爱又恨的穴位)


【资料图】

风池穴为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而阳维脉维系诸阳经,主一身之表。又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表里,肝胆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极易化火动风。此穴的治疗特点是既治外风又治内风引起的各种病证。

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篇,别名热府,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和阳跷脉之会,是临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据文献记载,风池穴可主治多种疾病,尤其对风邪引起的疾患更佳。临床应用也很广泛,如治疗感冒、头痛、颈椎病、三叉神经痛、高血压、中风、神经衰弱、癫痫、视神经萎缩、近视、耳鸣、足跟痛等。

位置:在颈后区,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取穴方法:先摸到颈后的大筋,在其两旁与耳垂相平处即是。

主治:①头痛,眩晕,癫痫,中风;②目赤肿痛,视物模糊,鼻塞,鼻渊,耳鸣,咽喉肿痛;③感冒,热病;④颈项强痛。

按摩:拇指按压或上下推压3分钟。

关于风池穴的针刺角度和进针深度,各家说法不一。多数古籍记载风池穴宜直刺3-7分,《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提出可针1寸2分,《循经考穴编》提出透刺1寸5分。

风池就是护城河

中国文字的含义是很深刻的,绝对不能随便用一个代号来代替。现在我们就先来看“风池”这个穴位。我们把“风池”叫“合谷”行不行呀?如果是代号就可以。但,实际上不行。为什么不行?我们今天就要来讨论这个问题,先看风池的池,“池”是什么?是蓄水的地方。这是一个共通的涵义。但,池在古代还有一个专指,就是护城河。

护城河在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了,不过,只要我们看一看电视上的历史剧,就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在古代,城市的周围都有一条环绕的河,要想进城,必须先过河,所以它有护卫城市的作用。敌人要想攻城,我就把吊桥拉起,这样他就难以奈何,所以护城河对于城市来说,就是一道保护的屏障。护城河又叫池,所以,城池城池总是联起来称呼。

风池穴的主治疾病有哪些:

风池穴缓解头晕头痛

风池穴是一个祛风散寒、疏解头部经络、治疗头晕头痛的要穴,它在耳后稍下的位置(即颈后凹陷处)。

其能治疗揉眼、眨眼等由颈椎病引起的眼睛供血不足、减缓偏头痛、治疗鼻塞晕眩等症状。

减缓偏头痛

突发偏头痛时,可以用自己的两个中指重力按压双侧风池穴,一边按一边揉,连续按压3分钟,再配合按压患侧的太阳穴3分钟、合谷穴1分钟,偏头痛的症状即可缓解。

治疗眩晕

颈动脉供血不足常会导致头晕头涨、恶心欲吐、耳如蝉鸣、不敢睁眼等,头部侧转活动时症状更为严重。这种情况也可以用指压自己治疗。指压双侧风池穴3分钟,然后再按压头顶部的百会穴3分钟,即可减轻头晕症状。

耳鸣

风池穴在耳鸣的治疗过程中配合董氏奇穴的三重穴和驷马穴效果非常好,但是治疗时间会长一些一定要有耐心才可以。

风池穴在针灸过程中进针的方向和深浅是很有讲究的

常规浅刺法

1.针尖向鼻尖方向斜刺,主治多种疾病。用1.5寸毫针向鼻尖方向刺入0.5-1.0寸。感应要有局部酸胀,或向头顶、颞部、前额及眼眶扩散,可主治各种头痛、颈性眩晕、耳性眩晕、感冒、不明原因的发热、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耳鸣、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癫痫、颈淋巴结肿大、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多种疾病。鼻为肺之窍,向鼻尖方向针刺可增强其祛风散寒、宣肺解表、宣通鼻窍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 风池穴位位置图 风池穴一个又爱又恨的穴位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环球传媒网"或电头为"环球传媒网"的稿件,均为环球传媒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环球传媒网",并保留"环球传媒网"的电头。